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国产机器人示教器如何突围?

发布时间:2022-09-24 22:45:00阅读量:605

在制造转型的今天, 工业智能化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随着技术的驱动,在未来的十年间中国制造面貌将迎来新的发展,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再到工厂互联、物联网过渡,都伴随着尖端产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领域就是制造大市场中锦上添花的明珠,一个国家制造实力强大的体现就表现在制造产业是否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无人化、精细化,而工业机器人就在当中发挥着替代人工的重要作用。


一、比较国外市场,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

虽然制造大时代来临,变革驱动着产业转型,一批新的细分市场在逐渐扩大规模,但是作为制造大国,中国机器人市场依然覆盖率较低,并且市面上的工业机器人依旧由外资品牌把控,牢牢占据市场领头羊的位置。由此可见,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想要突出外资包围圈,依然需要一段时间,但是时机已到!随着政策的引导,国内工业机器人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甚至在一些技术支撑上有了重大的突破。机器人示教器作为工业机器人的操控利器,朗宇芯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

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5年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迎来井喷式爆发,年均增长率超过30%。在2018年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已达10万台!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在不断增长的市场推动下已经发展成熟,不再有卡脖子的供应缺口。相应的,比较国外市场早已饱和的现状,中国国内需求同比强劲,抛开技术不谈,在需求市场方面,外资早已虎视眈眈。

在传统的包装、食品加工、装配搬运、3C、上下料、涂层、喷涂、焊接等制造领域已经迎来的制造转型,工业机器人得到显著应用,大大改善人工作业的效率,为企业降本增效。许多工厂主感受到加工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在比较不同工业机器人性价比的情况,许多企业家开始把选择目光转向国内品牌。

并且有预言到:随着国内更多的传统制造被唤醒、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国产工业机器人将迎来第一次春天,在成本优势和服务优势双管齐下的势头下,将产生发展的窗口期。所谓的“四大家族”机器人必将被取代,看到不远的将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可以突出重围!
朗宇芯机器人示教器

二、示教器是工控利器,作为工业机器人应用的人机交互端,其发展也将被带起!

随着国内更多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和品牌加快产业布局,走向国产民族品牌的道路,不断攻克卡脖子的技术难题。由技术和市场双驱动,资本大力引导,政策叠加效应,更多的工业机器人创新产品正在涌现。

示教器与工业机器人紧密相连,但据调查,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采取的是“专精特新”模式发展,许多新兴的国内工业机器人品牌专注机械本体,而应用端上下缺口则采取集成化配套,供应链协作共赢的互惠前提下,更加高效地引导工业机器人市场落地。例如,当下一些不具名的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采取朗宇芯示教器作为集成化配套,只专注自主的机械本体研发攻克,更加有效率地投产试用,快速引导资本回流。

不得不说,在这种齐心协力的发展模式下,品牌企业专注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优势后再进行自主发展扩张,这也更符合中国产业发展现状。

另外,近期也有明显论调:国产机器人想要突出重围,必要在人机交互端发力,毕竟工业机器人是从硬件到软件系统,再到人机交互的链接应用。除了电机与机器本体集成、驱动系统与机器本体集成外,还包括人机端与机器本体集成,采用集成化的模式作为机器人厂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从而赢得利润空间。

当然集成也会有一定限制,这家厂家的控制系统可能难以匹配不同本体的机器人,怎样增加集成的兼容性也是摆在当前发展道路中间的一块门槛,就像国产示教器无法匹配外资机器人品牌的机器本体一样,无法兼容底导协议,从而导致国内专门研发示教器的厂商只能选择国内机器人本体作集成化应用。

当然就像朗宇芯研发示教器的初心一样:只为工业机器人做高端定制研发,为国产机器人定制赋能,快速建立起民族机器人品牌,加速产业上下链的协作,实现双方共赢。在选择方案上,朗宇芯示教器可以为市场提供Linux方案、VGA方案、组态HMI方案、Android方案等,满足机器人和应用设备配套的灵活需求。

就像朗宇芯产品经理所讲到:国产示教器的好处在于它可以设计更加符合本土化应用的操作系统,满足国人所考虑的简单、便捷的应用需求,同时在一套帮助文件、操作说明的协助下,能够快速上手应用,就便是国产示教器发展的突破点。另外,在外观样式上设计成更加符合中国人审美习惯的外观结构,同时具备抗恶劣环境的结构材料,以达成“不仅好用,而且实用”的目的。

国产机器人示教器想要突围,需要站在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势头中不断集成化、兼容化,同时在成本上具有显著的性价比,即可推动产业的发展。

Copyright ©  深圳市朗宇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5111205号-1

0755-29492749 

189 2389 3403 

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